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砀山县的戏剧文化

砀山县的戏剧文化

关键词:砀山戏剧、戏台子、砀山剧场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砀山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dangsha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5232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一、剧团
  专业剧团梆子剧团:砀山县梆剧的唱腔、板式结构与河南省豫剧相似,所以又称豫剧团。民国37年群众自发组织一个梆剧“龙虎班”,其成员多是“谢家小班”的艺人,也有原“唐家大班”、“邵家班”的艺人。1949年县人民政府将龙虎班接收,改为砀山人民剧团。后又吸收了外地剧团的一些流散艺人,成立了芒砀剧社,后又称大团。是时,又招收一批新学员,作为大团的附属团,又称小团。1951年工商界组织了“工商业余剧社”,1952年又成立个“泗州剧社”,1953年至1954年,这两个剧社交给宿县。1953年接收华山县1个豫剧团,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砀山二剧团,1954年把该团交给了肖县。1957年大团被省接管,改为安徽省梆子剧团,迁驻蚌埠,大团离砀时留下的少数演员加入了小团,并改名“新升梆剧团”。1958年县里又成立文艺工作团,共40人。1960年文工团被砍掉。1962年新升梆剧团改名为砀山县梆剧团。1970年梆剧团改名为砀山县文工团,分京剧和梆剧两个队。1979年文工团又改名为砀山县梆剧团,至今未变。
  四平调剧团:四平调发源于砀山周寨,为戏曲剧种之一。民国20年,在砀山花鼓的基础上,吸收平剧、京剧、豫剧的腔调发展而成,约有50余年的历史,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地方剧种,很受群众欢迎。
  当时有三个著名的花鼓班,一是以砀山周寨张小楼村邹玉振为首的“邹家班”;二是以周寨西豆楼村燕玉成为首的“燕家班”;三是以丰县王秀英为首的“王家班”。民国28年三班合演于河南商丘县时,定名为“四平调剧团”。民国34年,经众多艺人研究花鼓要增加弦乐(原花鼓有打击乐无弦乐)。为此确定四平调为2、1;6、1的唱脸落音格式;并用六棱二胡将腰码下移,定弦为bB调,称高胡为主弦乐。从此,四平调增加了弦乐伴奏。至解放前夕,砀山境内只有邹玉振为首的四平调戏班,且多系流散艺人所组成。  1955年老艺人李玉田于周寨区汪庄成立了四平调小班,至1956年,发展成30人的业余剧团。1957年秋该团为周寨公社接管,改为周寨公社业余剧团。1958年秋,该团有11人被吸收进砀山县文艺工作团,成为文工团的一个四平调演出队。1960年县文工团被砍掉,四平调的全体人员下放到黄楼农场劳动,1961年秋又被调回砀城排戏,并吸收了一些外省外县的四平调演员,是时全团24人。1963年9月,正式启用“安徽省砀山县四平调剧团”印章。1966年春,剧团精简至28人。1969年,被下放20人,留下的8人并入梆子剧团,是年梆子剧团改为文工团,1970年文工团又改为京剧团,四平调的8个演员仅留下2人,其余6人则改行到其他单位工作。
  1979年省下达了关于恢复砀山县四平调剧团的文件,1980年7月四平调剧团重新组成,8月开始排戏,11月对外演出,1985年全团有正式人员42人。
  业余剧团民国20年(1931年)唐寨小张庄唐朝章办戏班,40多人。该班演唱的戏目达几百出之多,可连唱3个月不翻箱。外人称之为“唐家大班”,名艺人也较多,其中有誉满萧砀的“4生4旦4花脸”,该戏班活动范围:南到永城保安山,北到山东的单县、鱼台,东到徐州,西至开封。民国26年因日军侵华而解散。
  与唐家大班同时的还有城南邵陈楼邵粹甫办的“邵家班”30多人,有名艺人不少,排演的戏目也不少。民国26年因日军侵华而解散。

建国后为配合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运动,演出了《三世仇》、《白毛女》、《九件衣》、《唇亡齿寒》、《扫穴犁庭》等剧目。1953年至1955年主要演出剧目有《反西唐》、《高平观》、《狮子楼》、《黄鹤楼》、《翠屏山》、《义烈风》、《白马关》、《千里驹》、《打保府》、《截江》、《杨延景招亲》、《长坂坡》、《三关审子》、《取西川》、《战皖城》、《火烧紫都》、《反阳河》、《过三关》、《崔凤英搬兵》、《打南阳》、《斩黄袍》、《白玉杯》、《十大告》、《日月图》、《闯官》等40多个剧目。1956年至1966年,主要演出剧目有《相思村》、《南阳关》、《茶瓶记》、《红娘》、《小贤姑》、《杨八姐游春》、《天波楼》、《樊梨花》、《佘金花》、《陈三两爬堂》、《白蛇传》、《风雪记》、《三打白骨精》、《秦香莲》、《桃花庵》、《审诰命》、《冰娘》、《大祭桩》、《三哭殿》、《李天保吊孝》、《前楚国》、《后楚国》、《五风岭》、《抬花轿》、《孙安动本》、《洛阳桥》、《水淹泗州》等50多个。1966年至1976年,主要演出剧目有《红灯记》、《沙家滨》、《智取威虎山》、《奇袭白虎团》、《杜鹃山》、《八一风暴》、《小刀会》、《南方烈火》、《李双双》、《斗书场》、《重要一课》、《婆媳俩》、《卖鸡》、《红色种子》、《会计姑娘》、《娶女婿》、《红嫂》、《七月喜事》、《丰收之后》、《党的女儿》、《朝阳沟》等40多个。1976年至1985年,主要演出剧目有《孟姜女》、《孙安动本》、《铡赵王》、《王宝钏》、《济公传》、《秦雪梅吊孝》、《诸葛亮吊孝》、《三凤求凰》、《审诰命》、《女太子》、《斩魏征》、《合家欢》、《穆桂英挂帅》、《楚宫恨》等20多个。历次参加地区会演的剧目,1958年有《党的女儿》,1961年有《佘金花》,1964年有《重要一课》和《故黄岸边》,1972年有《婚事新风》,1976年有《追舟》,1978年有《选女婿》,1979年有《扁担》,1981年有《村女情泪》,1984年有《报国有门》、《犟老汉嫁女》。
  三、剧场
  县城剧场民国36年以前,砀城西关城隍庙建有一座戏楼,坐北朝南,每逢庙会,便有本县的剧团在戏楼演出。民国36年7月被拆除。随后,在城隍庙附近设有一个简易露天剧场,筑土台一座,四周筑土围墙,无观众坐席,无演员宿舍。剧团演出,门前卖签收签,院主按收入提成。  解放初期,在东关路南现农业局处,临街建有一座简易戏院,舞台上有顶棚,其它设备与城隍庙露天剧场基本相同。1950年集资,在南关路东现人民电影院处建一座戏院,芦席顶棚,木台子,观众坐席为木板条凳。1955年,观众坐席改为木连椅,1957年将其翻修,定名为人民剧场。1972年在西关人民广场南边建新剧场,砖木结构,门面3层楼,一楼为观众休息厅,二楼为电影放映室,三楼为演员宿舍。观众厅1200个座位,木折靠椅,舞台宽12米,高7米,深14米,台侧备有扩音室、服装室,后台备有演员化妆室。另有演员宿舍20间,伙房3间,售票室1间,茶炉房2间,新剧场先称砀山影剧院,1984年改称人民剧场,南关的人民剧场随之改为人民电影院。
  农村剧场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,农村演出场所,从解放初期的土戏台子发展到露天剧场,后建成正规的影剧院。至1985年止,全县共有9个影剧院(即李庄、朱楼、高寨、官庄、唐寨、周寨、赵楼、西南门、陈庄),3个露天剧场,17个土戏台子。
  李庄影剧院于1979年建成,座落在李庄镇,属镇集体性质单位,现有职工7人,影剧院为砖木结构,1250座位,木折靠椅,舞台台口高7米,宽13米,深10米,舞台空间高度14米,备有化妆室、演员宿舍、售票室、电影放映室、伙房、供电设施等。
  朱楼影剧院于1983年建成,为砖木结构,1000个座位,铁折靠椅,舞台台口高7米,宽10米,深10米,舞台空间高度13米,备有化妆室、演员宿舍、售票室等。该院属集体性质单位,现有职工6人。
  高寨影剧院于1984年建成,为砖木结构,座落在高寨区委所在地葛集,该院1033个座位,木折靠椅,舞台台口高7米,宽12米,深8米,舞台空间高度10米,备有化妆室,演员宿舍,售票室等,属区集体性质单位,职工6人。   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5955722287 传真: 邮箱:15692875#qq.com
地址:砀城东关砀山在线运营服务中心 邮编:2153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砀山在线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